一组德国科学家首次证明,臭名昭著的“傻瓜式金”中的金含量直接取决于其中镶嵌金矿的黄铁矿中的砷含量。
对未经训练的人来说,黄铁矿通常被误认为是黄金,因此被称为“傻瓜黄金”,但这并不是完全没有用的。
硫铁矿通常会导致发现真正的黄金,因为它们在相似的条件下会一起形成,这使得发现变得更加重要。
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床占全球产量的5%,但是,在这些矿床中,金矿没有出现在金块或矿脉中,而是被藏在黄铁矿中的砷所掩盖。
塔斯马尼亚州在2012年承认了从其他欺骗性矿物中释放黄金的潜力,当时纽克雷斯特矿业公司向塔斯马尼亚大学提供了250万美元的赠款,用于开发矿产研究设施。
金矿研究机构使用微观分析技术来帮助解决矿石定义问题,包括影响金矿提取和回收的微量砷。
快进了7年,来自波茨坦亥姆霍兹中心的科学家团队现在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砷的浓度越高,金与黄铁矿的化学结合就越频繁。
在地壳中,金的浓度通常为2.5十亿分之一,但为了经济开采,金的浓度必须高出数千倍,而且必须位于靠近地表的集中区域。
当金是“看不见的”时,是因为它出现在微小的黄铁矿边缘中,而黄铁矿的边缘则生长在源自沉积岩的较旧的“傻瓜式”黄金颗粒上。
在实验室实验中,克里斯托夫·库塞鲍赫(Christof Kusebauch)领导的研究人员表明,砷在从热溶液(可能是穿过岩石的岩浆系统)中提取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天然矿石系统类似,作者使用了富含铁的碳酸盐和富含硫的溶液来合成“傻瓜金”晶体。
库瑟鲍赫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证明控制分配到黄铁矿中的金量的分配系数取决于砷的含量。”
“最大的挑战是要实验地生长出足以进行分析的含金和砷的黄铁矿晶体。”
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岩浆来源的含金和砷的溶液穿过具有大量较小的“傻瓜式金”晶粒的沉积岩,就会形成较大的金矿床。
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可能有助于将来发现金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