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厚爱,使得三湘大地聚集了数不清的有色金属资源,钨、铋、锑等有色金属的保有储存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优势,地处湘中的冷水江锡矿山更是被称为“世界锑都”。
▲“世界锑都”冷水江锡矿山。要说锡矿山为何以锑矿闻名,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美丽的错误。1541年,在冷水江北部的一个山头,当地人发现一种银色的泛着耀眼光芒的石头,被误认为是锡矿石,此后,锡矿山这个名字就一直流传下来。直到清朝末年,才最终发现这种矿石其实是锑矿石。从1897年这里兴办起中国第一家锑厂,到1908年短短的11年间,锡矿山的产锑量就已经占到全世界锑产量的一半。最鼎盛时,这里的采锑公司有130多家、炼厂30多座,全矿山人口达到16万之多。直到现在,锡矿山的锑储量、产量、质量、生产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仍然保持世界第一。
由于长时间的无序开采,原本郁郁葱葱的山坡变得满目疮痍,水体污染、采空区陷落,植被荒芜,留下砷碱渣达2万吨。当地人有一句笑谈:一只白色的鸟飞过锡矿山,都能变成黑色。生态系统的破坏由肌理入肺腑,继而深入骨髓,曾经的金山银山,一度背上沉重的“生态债”。
▲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之前的锡矿山,漫山遍野都是废渣。“一号工程”,
打响锡矿山综合治理攻坚战
壮士断腕以全质,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只有痛定思痛,下足猛药祛除顽疴,锡矿山才能真正迎来新生。
201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锡矿山等5个区域纳入综合治理重点范围。省委书记杜家毫先后4次调研指导锡矿山区域综合治理工作。在这里,他提出,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解决转型发展的问题,着力推进转型发展、着力推进环境建设、着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着力推进民生工程。
按照这一思路,娄底市冷水江以宁可不要税收,也要美丽环境的姿态,朝着“不欠新账、还清老账、标本兼治、有序推进”的目标,稳步推进水、气、渣(土壤)“三废”治理。以重拳出击整治涉锑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锡矿山先后取缔选矿手工小作坊145处,将90多家锑冶炼小企业关停减少至8家,淘汰落后产能17.5万吨。
2018年,娄底进一步将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号生态工程”,成立前线指挥部,决定奋战三年,打一场覆盖“矿内矿外、山上山下、城区乡村”的攻坚战,举全市之力为锡矿山换上新装。
▲生态治理前后,锡矿山生态环境迎来巨大变化。自2018年以来,锡矿山区域以27个项目建设,先后完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400亩,治理含重金属废渣5200万吨,植树造林1.6万亩,建设2万亩矿区复绿示范基地,1万多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随着综合治理“渐入佳境”,锡矿山百年污染源正步步萎缩,昔日的不毛之地,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渣少了,百年老矿逐渐焕发出新的姿态和面貌。
▲通过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锡矿山已经脱下“灰装”换“绿装”。还旧账不欠新账,去污还绿披新装
锡矿山的污染源中,最主要、最严重、最难治理的就是历史遗留的重金属废渣。多年的开采,在锡矿山区域一共留下了含重金属的废渣7500多万吨,其中并不乏砷碱渣这样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非常容易造成大面积剧毒污染。
冷水江与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组成“产学研”研发团队,经过数年攻关,实现砷锑分离、砷碱分离、砷酸钠干燥等三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将砷碱渣全部回收利用。
锡矿山闪星锑业牵头研发的“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能将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砷碱渣“吃干抹净”,这一技术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以来,锡矿山地区共产生砷碱渣1359.3吨,处理砷碱渣2364.88吨,首次实现了“不欠新账”的目标。
▲生态环境整治前后,青峰河水体环境对比明显。最大的污染源得到有效解决,锡矿山区域的水环境质量也得到逐步改善。2019年与2017年相比,当地青峰河万民桥断面砷、锑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77%、31.1%,砷含量已经从2019年8月起开始稳定达标;涟溪河民主桥断面砷含量稳定达标、锑浓度下降33.3%。
水土环境的净化,也给绿色植物带来生机。过去寸草不生的山坡,如今被绿色所覆盖。通过开展造林绿化,2018年到2020年,已经有1万亩各种树木生根发芽。而在锡矿山周边区域的村子里,许久不见的油茶、黄桃、李等经济树种也栽种下土,这一方水土重新焕发出活力。
产业转型升级,瞄准绿色未来
对于百年老矿锡矿山而言,资源已经不再具备优势,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打造绿色产业企业才是未来发展趋势。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娄底市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加速锑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进锡矿山涉锑产业高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锑品生产商,锡矿山闪星锑业通过创新和整治提高,锑产品已经形成采掘、冶炼、深加工与研发为一体的产业结构。2018年,闪星锑业还瞄准锑矿石中的贵重金属,投资建设锑冶炼黄金回收生产线,截至今年5月底,已经累计生产99.99%金锭2.5吨,实现利润过亿元,锡矿山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今日的锡矿山,绿色随处可见。立志打造“零碳”城市,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娄底市冷水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更多地将目光标准矿产以外的宝贝。
近年来,冷水江成功申报83版《西游记》“水帘洞”拍摄地——波月洞为省级地质公园,闪星锑业也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同时,羊牯岭碉堡、采矿演示场、千米垂直多层巷道、湖南省第一个工矿企业的党支部诞生地等一系列遗址也先后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超大型提矿床、独特的矿床成因、成矿地质条件等地质现象也在静静等待地质学者和爱好者的到来。
▲锡矿山地区用于生态修复种植的碳汇草,成为一道别致的景观。当前,锡矿山区还正在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这一总投资为3.04亿元的生态治理项目,将对锡矿山林地、耕地进行全方面修复,并结合当地独特的地质条件、地质现象和历史文化遗址,将矿区打造成生态修复区、旅游景区,让废山荒地变成绿水青山,也变成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金山银山。
站在锡矿山上,绿草茵茵,空气清新,新种下的碳汇草已经长到接近2米高,昔日一座座寸草不生的渣山已经重披绿装。前人挖矿、后人治污;今人种树,后人乘凉。百年生态债,治理艰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冷水江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步步为营,向百年生态痼疾发起冲击。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廖浩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