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老城区的矿山,因山而来,因河而息,因砂而兴,因水而贵。
这里,是宿迁城遗留在人间烟火中的北山;
这里,有葡萄、棉花而衍生的历史鼎盛印记,蜿蜒的中运河诉说着沧桑的历史,林立的烟囱和耀眼的石英砂,展示着曾经的辉煌。
2018年底,因棚户区改造,矿山辖区7大居民片区全部拆迁,原先几代工作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6000多户矿山居民户集体迁移。尽管他们搬离了矿山,但他们的情还留在这里。
刚刚建成的矿山历史记忆馆,位于老城区马陵路与运河路交会处北侧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它以矿山人的乡愁为中心,通过文明溯源,展示矿山丰厚的文化文明底蕴。70余年来的日常实物,展示出矿山人从温饱到小康的发展历程,通过场景体验。展示矿山人百折不挠的奋斗史。青少年在这里接受校外教育,增加体验、感悟机会,帮助青少年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发展史,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怀。
走进记忆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生动刻画的浮雕墙,上书“葡山醉月忆乡愁”。浮雕高度浓缩了矿山的历史痕迹和生产生活场景。在朴素自然的画卷里,农耕忙碌,街巷熙攘,商旅往来穿梭,让人仿佛瞬间置身于那段悠长而温情的历史缩影。这些,为矿山一路走来奠定了不可磨灭的人文底蕴。
矿山的前身,是状如奔马的马陵山抵至宿迁城北,因山包就像倒置的铁锅框,俗称“锅框山”;再因坡岭东侧延至运河边有地下存储着大量的石英砂,因而又名矿山。
矿山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在矿山这片土地上,既有先民繁衍生息所创造的文明史,也有因中运河而兴所带来的繁荣与富庶的发展史。文献碑刻、历史沿革所记录的陈年旧事,塑造了矿山的乡土精神和地域风貌。
俗话说: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故土风物,乡愁满怀。矿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树一帜的乡风民俗。“连六庄”的地名是矿山人的记忆(“连六庄”即杨庄、冷庄、兵马庄、棉花庄、蒲包庄、新胜庄六个村落),“走北边”习俗是矿山人的乡愁。
矿山水塔是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矿山人的饮水问题而建,它改变了矿山人的生活面貌,如今依然作为矿山的地标,屹立如初。本地也形象地把它称作“炮楼”,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
节令风俗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支点,饱含着矿山人对平安美满的向往和追求。比如“正月十六走北边”,就集合了防疫、过桥、赏灯、登高等多种仪式于一体的“走百病”习俗,因地理及方言的特殊性,慢慢成了“正月十六走北边”的民俗活动。
而到了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古时候也叫“天贶节”,这一天,矿山人有“接热肉”的习俗,无论穷富,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欢聚一场,祈求免灾去难,家道兴旺,此习俗源在矿山世代相传。
很多人记忆里,黑白电视机总是不那么清楚,却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堂屋里老旧的山水画、漂亮的八仙桌想必大家都很怀念。挂着蚊帐的木质床,呵护了多少人儿时的美梦。还有记忆中人们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赶集串门,齿轮吱吱呀呀的声音,好像回响在耳边。实景还原的光阴教室里,这些老课本、老教具、桌椅,会使人想起在黑板上做不出题。斑驳的砖墙上展示的是矿山的老门牌、老照片、贴画、老证件、证书奖状等。浮雕街巷地图,展示矿山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矿山因矿得名,因工兴业。矿山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宿迁的工业文明从这里起步。
矿山是原宿迁县的老工业区,因紧邻中运河的区位优势,大大推动了航运事业、工业产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矿山辖区先后办起了宿迁器皿玻璃厂、宿迁农药厂、宿迁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宿迁县鞋帽制革厂、宿迁罐头厂等数十个企业,形成了冶金、机械、农药、建材、纺织等工业体系,中运河沿线也成为了工业集中区。馆里陈列的就是矿山代表性的工业品、玻璃制品、凤凰泉啤酒等宿迁老品牌产品展示。
这里能看到“葡山醉月”实景呈现。矿山位于宿迁城北郊,1958年以后遍植葡萄,葡萄酿酒味醇誉高。葡萄成熟时,在月色的葡萄架下,闻果香,品美酒,让人陶醉。
岁月流金,往事如歌,数十载春秋,悄然而过。矿山一路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在对比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艰苦落后的村落,到工业兴盛的典范,再到如今生态宜居的新矿山。美好的矿山在运河水岸茁壮成长,在党的领导下矿山人自强不息地奋斗与付出。在衣、食、住、行的对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无限活力,感受到时代巨变下矿山的幸福与从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生态宜居,滨水城市”发展理念下的新矿山,正蓬勃兴起,流淌的运河文化、系统的惠民工程,组成了壮美如歌的美丽画卷。良好的人居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文明底蕴,为矿山社区注入了勃勃生机。
速新闻记者徐其崇 通讯员 李树生
制作:张东利
责任编辑 张东利 庄智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