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76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
日前,记者从在栾川县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三山”整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通过露天矿山整治、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治理等“三山”整治,我省一座座矿山告别满目疮痍,重现绿水青山,“灰装”变“绿装”,矿山变青山,矿区成景区,栾川县重渡沟管委会仓房村铁矿山等一批曾经污染严重的矿山修复后,成为全省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面积236850亩。其中恢复耕地77445亩,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恢复建设用地36495亩,是“十二五”期间的2.5倍,已完成“十三五”《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十三五”《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的矿山环境治理和矿山废弃地复垦目标。我省黄河流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进展顺利,今年进度在全国沿黄九省区中排名靠前。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开发大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110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70种,已开发利用93种。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共有1503个各类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五位。矿山作为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对支撑、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省矿产开发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小型及以下矿山数量多、产能低。部分矿山开采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现象不容忽视,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与高质量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矛盾越来越突出。
从2018年开始,全省陆续开展了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矿山和废弃矿山治理。尤其今年8月全省“三山”整治攻坚行动以来,我省坚持“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原则,一矿一策,推动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巨变,促进了矿山企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茂的美丽河南。同时,全省各地把“三山”整治与旅游开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把矿产资源绿色发展转化成“富民资本”,真正绿了环境,也鼓了钱袋。
目前,我省对露天矿山“关小上大”,关闭一批建筑石料类小型矿山,全省露天矿山数量由992个减少到605个。与此同时,继续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去年,全省76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10月30日,今年已有111家矿山完成自评估,提交了第三方评估申请,54家通过了省级绿色矿山评估,其中17家达到了国家遴选标准的矿山已向自然资源部推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