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莲花山废弃矿山修复项目基地,只见石径通幽处,花红绿叶肥,仙人指路、书山有路等人文景观惟妙惟肖,鹤发童颜的老翁、手持万卷书的学者等高达数十米的雕塑栩栩如生,这里俨然已打造成了国家4A级景区。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渣土堆、废石坑、被采后的悬崖峭壁。
在位于澄迈县的福山油田矿区,废弃的油井被绿色的农作物所代替,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是年产上万吨的原油油井。
“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历史遗留和闭坑矿山共有344个,损毁土地面积4677.33公顷,其中已完成治理矿山223个。”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副厅长贾文涛介绍说。
修复后的莲花山全貌 本报记者 张继勇 摄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海南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带来对矿产品需求的增长,加上受到当时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思想影响,许多地方企业进行盲目开采。矿山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因无序开采,生态也遭到了破坏。
政策支撑,助推矿山生态修复
据了解,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从2017年开始将海南历史遗留和闭坑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纳入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计划至2020年底完成2.69万亩历史遗留和闭坑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目标明确之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启动了全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坑和闭坑矿山现状调查,经调查海南历史遗留废弃矿坑共67处(未含闭坑矿山),毁损土地面积7807亩。
为了加快修复治理目标的实现,消除破损山体的安全隐患,重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该厅一方面严格矿业权管理,压减探矿权、采矿权,大幅降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强度,从源头上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避免老账未还,又出新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制定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规划。2020年又联合省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协作推进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对拒不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到位的矿山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强化公益诉讼对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助推作用。
“虽然有了政策支撑,但矿山生态修复依然有诸多困难,如修复废弃矿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心有余而力不足;社会资本进入缺乏积极性等难题,需要政府来制定相应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另外,废弃矿山有的历经几十年的开采,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要达到高水准的恢复治理效果,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撑,还需要时间来自然恢复。”贾文涛说。
企地联动,实现绿色经济多元化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强规划引领,做好统筹设计,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具体责任,明确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多方筹集资金。据统计,该厅自2013年以来,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共投入6.5亿元,修复面积5万多亩。
在开展海南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当地政府积极引入海南农垦旅游集团,并以我国千年来的福文化为背景,打造“4A”国家级景区,在修复山体、减少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300多名群众就业。
“山体修复好了,植被茂密了,环境整洁了,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如今,大家的月收入从过去的5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2万多元。”在景区经营特色商品的商户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开展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大湖乐群东田历史遗留矿坑的生态修复项目中,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生态修复,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平整堆土场,然后进行覆土以形成地面农用地;通过对矿坑规划设计,利用自然条件构筑物建成一流的物流冷链网络仓储中心,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同样是在海口市美兰区,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荐海南三鑫源休闲产业有限公司,对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和咸来村2107.38亩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环境、周边土地等进行综合整治,以打造“5A”旅游景观和红酒地下酒窑仓储等。目前,该公司已按整体相邻方式编制完成矿山修复利用的概念性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三亚市抱坡岭石灰岩矿作为三亚市重要的城市背景山体,历经数十年的开采,造成大片山体裸露,最大垂直高度达168米,存在严重岩石崩落、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海南省通过修复,2016年该项目完成治理总绿化面积12.6公顷,使昔日受损山体重披绿衣。
绿色发展,碧海蓝天环境更优美
经济要发展,老百姓需要更美好的生活。海南省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金矿、铁矿、石油等资源为海南岛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践行“两山”理论,如今海南省在产的矿山全部实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乐东县海南山金抱伦金矿、昌江县土外山金矿均实现采用无氰选矿、尾矿干式处理的资源化利用;琼中县抽水蓄能电站专用石场坚持开发与治理同步,矿山复绿投资488万元,实现了边开发边复绿。
“我们不仅实现了无氰选矿、尾矿资源化利用,还在已闭库的1号尾矿库进行生态复垦,共种植花卉、草坪4100平方米,复垦面积5300余平方米,高标准完成了修复任务。”海南山金副总经理刘振向记者介绍。
海南省开采历史最长、开发规模最大的露天开采矿山——昌江县石碌铁矿,通过露天采场自上而下台阶式推进开发模式,规范有序开发资源,边开发边治理边绿化,经过30多年的努力,矿山共种植树木250多万棵,复垦绿化率达86%,昔日裸露的排土场、采场边坡又逐渐披上了绿装。
儋州石花水洞省级地质公园原是海南省农垦八一农场石灰岩矿开采时发现的溶洞,洞内有极为罕见的方解石、文石石花和卷曲石等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为保护这些自然奇迹景观,儋州市毅然决定停止矿业开发,通过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实施边坡综合治理、植被绿化、景观建设等工程,于2014年建成“3A”级省级地质公园,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最具有热带气候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海南省在建设国际自贸港的路上,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在重点培育壮大旅游业等产业的同时,大踏步地向深海迈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