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自然资源部提出要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监测。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
针对构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日前,自然资源部专门下发通知。自然资源部指出,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
至于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如何布局?自然资源部提出的要求是,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
自然资源部表示,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
自然资源部要求,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同时,还要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
自然资源部提出,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
来源: 法治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