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发表在《能源邮报》上。作者:Karel Beckman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新版的《年度能源技术展望》中指出,“追求清洁能源议程既现实又经济。”但是,它增加了:“清洁能源的进展远低于将全球增长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所需的水平。”政府必须做更多的事情来促进对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技术的采用。
“ 2013年,有两种能源技术有望实现2度目标。在2014年,只有一个。今年没有。”
IEA可持续能源政策和技术总监,《 2015年能源技术展望》的编辑Didier Houssin开始在这份严肃的笔记上介绍这份重要的IEA报告。他说,世界的能源系统正在逐渐脱碳,但还不够快。如报告所述:“令人担忧的是,在电动汽车和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已显示出强劲前景的领域中取得的进展,“不再有望实现2DS目标”。
“现在需要在系统级别进行创新”
这里提到的“ 2DS目标”是IEA在其《能源技术展望》(ETP)系列中开发的“ 2度方案”的一部分。这种情况非常具体地显示了各种技术需要做出哪些贡献,才能将温室气体浓度限制在450 ppm(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说法,这将使全球变暖限制在2度以内)。下面的p显示了此方案的主要发现。
该图呈现了非常有趣的图片。例如,它表明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部门的脱碳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其他部门(例如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中却发挥了非常有限的作用,在这些部门中,能效技术可以带来最大的减排。
成功的故事
侯辛也有一些好消息。他说:“技术创新使可再生能源变得可行。”“十年前谁会想到太阳能和陆上风能在当今世界许多地方具有竞争力?”太阳能和陆上风不是唯一的成功案例:太阳热能和海上风的性能也在迅速提高。Houssin表示,到2020年太阳能热发电将具有竞争力。
与今天相比,到2050年,GDP的能源强度和一次能源的碳强度都必须降低约60%
根据ETP报告,“根据2DS,风能和太阳能光伏有潜力在2050年提供22%的电力部门年度减排”。但是,“为了充分利用过去二十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性能改进,现在需要在系统级别进行创新。”报告称,特别是在需求侧集成,能源存储和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等领域需要创新。
IEA强调,能源效率技术仍然至关重要。“在全球范围内,到2050年,与今天相比,GDP的能源强度和一次能源的碳强度都必须降低约60%。这意味着全球能源强度的年下降率需要增加一倍以上,从今天的每年1.1%到2050年的2.6%。”
侯森说,这样的效率是可能的,正如经合组织国家在运输部门成功实现燃油经济性标准所表明的那样。不幸的是,大多数非经合组织国家没有类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
IEA指出,在加热和冷却方面,脱碳的潜力仍“未开发”,这不是第一次:如今,建筑物和工业中的供暖和制冷约占最终能源消耗的40%–比运输(27%)更大。由于供暖和制冷需求的70%依赖于化石能源,这些最终用途估计在2012年占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30%。能源效率的广泛应用和向低碳最终能源载体(包括脱碳电力)的转换可以使化石的份额到2050年降至50%以下,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可再生电力)可满足40%以上的供热和制冷需求。到2050年,与加热和冷却相关的直接和间接CO2排放量将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营救
该报告指出,由于运输,供热和制冷行业脱碳的选择有限,因此,电力生产部门负担最重,电力生产部门必须在2050年之前将其“碳强度”降低90%。目前似乎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国际能源署表示:“尽管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与化石燃料发电成本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化石电厂仍占近期新增产能的主导地位。”“加上光伏和风能的部署速度下降,这破坏了使能源供应脱碳和实现2DS可再生能源目标所需的轨迹。”
中国现在的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超过欧盟,并有望在2019年超过美国
碳捕集与封存(CCS)可能会解救-问题是,如何刺激私人投资?IEA表示:“采取措施提高使用没有CCS的化石燃料的成本和风险的措施,例如碳价或排放标准,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补充说:“在技术扩展的早期阶段,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基于市场的工具来管理投资风险和市场失败。”
ETP强调,“在RDD&D各个阶段的政府支持”对于使能源过渡成为可能至关重要。此外,政府必须确保低碳技术能够进入市场:“经验表明,即使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证明低碳技术具有成本效益,其他(非成本)障碍也会阻碍其普及并限制私营部门的参与。最低效率标准和信息运动(旨在解决对新技术的规避风险或促进行为改变的设计)等工具可以帮助创建实现大规模部署所需的有利市场环境。”
有趣的是,中国现在的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超过欧盟,预计在2019年将超过美国。
ETP还指示每个区域在2DS场景中其能源系统的发展方式,如以下p所示。
显然,如果世界要保持在2度范围内,则必须大幅减少石油和煤炭的使用。天然气较少-俄罗斯除外,那里可再生能源还有一段路要走。
经许可转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