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发表于RenewEconomy
几天之内,昆士兰州的网络运营商Ergon Energy和Energex制作了年度报告,这些报告对电力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在慷慨的补贴期间及之后,这两个方面都受到屋顶太阳能扩散的影响。但是在Energex认为太阳能主要对其商业模式构成威胁的地方,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其屋顶上安装模块并从其100亿美元的电线和电线业务中消耗更少的电子,Ergon看到了机遇。
也许Ergon看到了不可避免的情况-鉴于其120亿美元的电线杆业务是世界上最遥远的业务之一,并且客户已经获得每人850美元的补贴以保持价格下跌。
埃尔贡提出了以下可能性:拥有太阳能和电池的客户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为自己服务,而且没有电网。实际上,它的发生可能要早得多,特别是如果国家补贴结束的话。这就是为什么Ergon与新西兰的Vector一样现在对投资传统的“电线和电线”不再感兴趣,而对分布式发电和其他预示着改变游戏规则技术的“智能解决方案”更加感兴趣的原因。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Energex和Ergon尽管是共同股东,但它们的对立立场很好地说明了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公用事业公司(网络运营商和发电商)面临的选择和挑战。
正如瑞银(UBS)今年早些时候所断言的那样,太阳能正在成为全球客户的不二之选,正如斯蒂芬·朱(Stephen Chu)和乔恩·威林汉姆(Jon Wellingham)这样的能源行业领袖最近几个月提出的建议,公用事业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发展新业务模型。
花旗最近在一份关于美国公用事业的特别报告中分析了其运行状况。报告指出,太阳能已经成为一个两极分化的话题-一些公用事业公司正在接受这一变化,而另一些则试图假装它不存在。但是,正如花旗指出的那样,太阳能将继续存在,并且仅在其增长周期的开始。
花旗表示:“将太阳能视为效率低下并需要物质补贴的说法已不再准确。”并轻描淡写地说,公用事业部门“并未完全理解”这一概念。
花旗补充说:“在许多国家,太阳能在国内已经具有竞争力,并且由于其极高的“学习率”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太阳能的技术性质意味着,随着我们开始接近平价,它将继续变得更加便宜,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则更有可能增加生产成本–这种动力在电力行业并未得到充分认识。”
花旗表示,到2016年,太阳能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削减”,抢占新的电力需求份额,抢占先前安装的发电设备的需求,并在需求中最有价值的“高峰”部分完成大部分需求曲线。
但是,这将在多大程度上对公用事业和能源分析师造成冲击。
花旗在本周发布的新能源达尔文主义报告中表示,太阳能,能源效率和新技术的结合可能会使发达国家的“可寻址”公用事业市场减少多达50%。在过去的几年中,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公用事业需求一直在下降,但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情况会反弹。花旗说,事实并非如此。
花旗银行以欧洲为例,说减少需求的潜力是巨大的,仅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整个欧洲的总电力消耗就可以下降20%以上。
向更加分布式的能源和微型发电的转移还将使集中式发电和公用事业的大量市场份额丧失。报告指出,太阳能行业的预测(可能是保守的)到2030年将满足欧洲15%的电力需求。
花旗表示,增加其他形式的分布式能源,例如热电联产(CHP),意味着去中心化市场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占整个公用事业市场的三分之一。
花旗说:
面向家庭和工业的分布式资源(太阳能,热电联产,风能)可以满足最终需求的30-40%
可再生能源(陆上风能,海上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构成集中式能源的很大一部分,可满足最终需求的30-40%。(这是欧洲,因此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常规发电(核能,联合循环气和煤)可满足一些基本负荷需求,并为系统提供备用电源,但覆盖率仅占最终需求的20%,最多40%。
花旗表示,变化的步伐可能因国家/地区而异,具体取决于自然资源,经济活动和技术偏向。但报告指出,即使法国目前的核电比例为75%,到2025-2030年,集中发电的比例也可能低至50%。法国在能源效率方面有许多追赶性的事情(例如,其家庭使用的能源比德国家庭多近50%),因此迅速的变化可能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发生。
花旗说,到2025-30年,相对于2000年代的实用新型,最终结果可能看起来是“革命性的”。它说:“发达市场的公用事业很可能必须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公司。”
花旗(Citi)建议,这可能导致“集中式备份”与局部网格之间的分裂-即使在多条街道的水平上也有可能。集中化公司可能必须恢复到旧的受监管的回报率模型(澳大利亚尚待发展)。在这里阅读更多有关它的信息。
它会选择哪一个?鉴于保守派政府的往绩,以及一些顾问的无知,人们担心它将是Energex。也许不是因为Ergon看到了未来,并认为应该为此做些事情。官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Ergon Energy的执行长Ian McLeod未经政府授权就引导了Bob Dylan。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