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响应大学生基层就业与创新创业的号召,江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基层扎根就业,在创新创业中绽放青春芳华。1月7日起,“江苏教育发布”将推出“就业先锋行·朋辈故事”,通过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的创业故事,展示江苏大学生立足专业,敢梦敢创,在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奋斗青春、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风采。本期我们将为你带来中国矿业大学王炜光的基层创业故事。
王炜光是中国矿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2018年8月,他带着一腔热血来到了中国芒果之乡——广西百色田东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令他没想到的是,扎根基层的这段时光,为他打开了一扇快速成长之门。
爱心支教,助力学子成才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王炜光担任了七年级四个班的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孩子们基础薄弱,半个学期下来,班级平均分只有41分。王炜光不禁有些着急,怎样才让孩子们爱上政治这门学科,快速提升成绩?他思考过后,开始试着调整讲课方式,用“学生语言”讲道理,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把思想理论与通俗表达融为一体,将“热词”融入课堂,用“新梗”替代陈词。
“既要用心,又要用情、用脑”,王炜光把教书育人当成课题来攻破,多管齐下,终于有了收获。他带的一个班平均分提高到了75分,而且还有一名学生取得了单科年级第一的好成绩。王炜光也被田东县第二中学评为了优秀教师。
助农助学,播撒希望之种
2019年9月,王炜光来到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丰马小学开展助学活动。他结识了一名叫何思萍的小女孩,当时五年级的她,在课程结束后,光着脚丫跑到王炜光面前问道,“老师,你们还会再回来么?”
瞬间的冲击夹杂着强烈的使命感让王炜光脱口回答道:“会的,一定!”王炜光激动地表示,“望着思萍兴奋的眼神,让我坚定了扎根广西百色这片红色热土的决心。之后,多少个难眠的夜晚我辗转反侧,就在那么一瞬间,我意识到助学就是扶智,扶智就是助农。懂得了基层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基层。”
随后,他用了3个月时间,走过了全县10个镇得23个村,翻过了12座芒果山,踏遍了全县近50%的甘蔗地,充分地了解了何为贫困,为何贫困。他和其他几位战友,一拍即合,发起了造血式助农助学项目。
项目发起伊始,就成功地携手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组为朔良镇宝达村小学捐赠了一间爱心图书室,同时研究生支教团的事迹也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上播出。一年间,他主动联系并有机整合社会、高校资源,带领研究生支教团为山西、重庆、广西三支教地联络社会公益组织9家,完成资助项目21个。
除了支教助农外,还成为了一名田东团县委的办公室秘书,承担了县西部计划项目办的工作和部分的扶贫任务,累计发起参与了各类志愿活动近40个。
从累计捐赠46万元助学物资,资助320余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再到将12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80余吨水果销往了全国6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他成功地帮助贫困家庭脱贫摘帽。
艰苦创业,点亮致富之路
2019年5月,王炜光带着45名深度贫困村的团支书来到了深圳参加培训班。他本来是带队的工作人员,因为年龄比较小,却成了处处被照顾的一个。这种来自壮乡的淳朴,打破了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让他暗下决心,把助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件为之奋斗终生的事情。
2019年9月,王炜光返校读研后,注册了徐州不芒鲜果有限公司,推广当地贫困户手中的水果,并将全部盈余投入到了下一阶段的助农助学服务当中。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他陪40多名大哥大姐,乃至全县的贫困户们走完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经历了这一年,才真正懂得了,支教一年,自教一生。”王炜光表示,“我曾无数次地想过,毕业后带着不芒回到那片芒果山,与乡亲们并肩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也真诚地邀请更多的青年朋友同我一道,脚步不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绽放青春之花。”
编辑:高圣怡、王筱
审核:管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