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累计恢复治理矿区面积205.8公顷,土地复垦面积161.9公顷
35个生产矿山“绿色转身”
隆冬时节的鲁中山区虽隐去了所有的热烈与奔放,但山间残余的一抹抹“葱郁”依然别有一番韵味。驶离省道509,沿着蜿蜒山路一路向南,不过五里地便是“淄博洪泉矿业”。
走进洪泉矿业厂区,几台大型工程机械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洒水车和雾炮车同步作业,原本以为会有漫山遍野的粉尘,此刻却不见踪影。
“以前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说起矿山,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尘土飞扬。现在咱们厂区环境敢跟城区公园‘叫板’。”淄博洪泉矿业公司总经理何钊表示。
如今,不仅是洪泉矿业,地处鲁中腹地的淄博,正在经历一场绿色嬗变。
淄博市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历史悠久,但相对传统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埋下了隐患。在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德法看来,作为“守卫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绿色矿山建设刻不容缓。2018年,淄博市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2019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生态赋能行动”,启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截至2020年7月,全市35家生产矿山全部提前建成了绿色矿山,其中13个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22个进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汪德法介绍,淄博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绿色矿山能建必建,应建尽建。
地面塌陷、粉尘污染、废水横流……传统的采煤活动,对矿山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比较普遍且程度较深。王庄煤矿是临淄区的地方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建筑物较多,压覆了大量煤炭资源,依靠传统开采工艺无法采出。
为解决这个问题,王庄煤矿先后投资4397.2万元进行科技攻关,会同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研发了高水膨胀复合充填采煤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该技术,王庄煤矿将矿井回采率由原来的55.6%提高到78.9%,保护良田2109余亩,消化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56.4万吨,实现了资源科学置换的绿色开采,杜绝了采空区危害的安全开采。
“环境的改变,提升了工人的工作热情,也推动了我们企业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升级。”淄博王庄煤矿有限公司安全副矿长路连营介绍,除了高水膨胀复合充填采煤技术,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乏风净化和余热回收”工艺,不仅实现了有害气体净化排放,而且还通过回收其中的热量用于矿区的供热和供冷。仅此一项,王庄煤矿不仅节约了70%以上的运行费用,而且每年可节省标煤607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8.9吨。
为了激励绿色矿山建设,淄博市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我们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全力做好‘山青、水秀、林绿、景美’四篇文章。”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分管负责人张德平介绍,淄博先后争取国家和省级奖励资金61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奖励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上开展研究,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对促进矿山的绿色开采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自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以来,淄博市35家矿山企业投入的绿色矿山建设资金达到10亿元,全市矿山企业累计恢复治理矿区面积205.8公顷,土地复垦面积161.9公顷,最大程度地恢复了矿区生态环境。(记者 刘 磊 马冠群 通讯员 申婷文)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