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鸿(左一 )与 同事调试矿井机房5G通信信号。
张秀丽 摄
初见宁鸿,这个“90后”大男孩话不多、声不大,身上有一种不慌乱、不急躁的“静气”。他是太原移动集团客户部员工,负责我省5G+智慧矿山建设,短短两年间,他已跑遍全省40多座矿山。说起5G+智慧矿山,他的声调渐渐抬高,眼神散发着光彩:“让5G下井是我的职责,5G带给煤矿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还承载着一代代矿工兄弟的希望——能够安全、干净、省力地工作。”
2019年10月,作为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太原移动正式开启了5G新基建的序幕。2019年底,宁鸿接受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新任务——参加山西移动5G智慧矿山专家的培训选拔。“作为年轻党员就要大胆去学去闯去创新,给大家带个好头!”太原移动领导的话,让有股韧劲的宁鸿更加坚定了学好5G技术,造福矿山的决心。
宁鸿学的是金融专业,要迅速成长为5G技术专业人才,他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习像移山。于是他几乎吃住在公司,有空就向5G业务领域的专家请教,买来煤炭行业的书研读。每天下班后,他泡在书店和图书馆里,学习到凌晨四五点。数万字图文并茂的学习笔记,成为同事们争相传阅的“宝典级”资料。半年后,宁鸿在业务考核中以太原移动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全省5G智慧矿山建设团队。
去年年初,中国移动与阳煤集团合作进行新元煤矿的5G井下专网建设。2020年6月1日,宁鸿跟随团队来到新元煤矿进行井下学习,早上5时,宁鸿开始下井前的准备工作。“好沉啊!”穿上厚重的工作服、佩戴自救器、定位卡等劳保用品,总共有七八公斤重,宁鸿顿时觉得抬胳膊抬腿都吃力。“这算轻装上阵了,我们还要背上锚固剂、铁丝等工具和材料,得有十几公斤,到了井下还要干活哩。”身旁的一名矿工说。
6时,宁鸿坐着矿用胶轮车下井,要开到500多米深的井下最快也得半个多小时,闷罐似的车里挤满了人。“车厢是防爆型的,通风极差。由于没有经验,我只戴了一只普通的医用口罩,坐进车里我才发现粉尘很大,呼吸困难,缺氧到近乎休克。”宁鸿回忆说。到了井下,他发现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但是待得时间长了,密闭、阴冷、潮湿、扬尘让不适感再次袭来。“咬牙忍住,考验你的时刻到了!”宁鸿暗自鼓劲。他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巷道中,熟悉环境、测试信号、记录数据、绘制线路……直到天黑才离开。
升井后,宁鸿的鼻子、嘴里满是粉尘。顾不得清洗,他掏出口袋里的工作日志写道:“繁重的体力劳动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矿工兄弟却常年坚守、默默工作。让5G下井是他们的念想,我来得值!”
上天容易入地难。为了把5G基站建到井下去,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宁鸿几乎没见过太阳,天不亮下井天黑了升井,他和工程师在井下勘察、调测,把精准的井下数据“挖”出来带回到地面,再和项目团队不断进行方案优化、设计。有一次,宁鸿正在井下勘测,身旁的排水管因压力过大突然爆裂,很快水就淹到了脚踝,再加上他位于通风口,周围就像下起了“暴风雨”,巷道昏暗、全身湿透、被大水淹没的道路几乎寸步难行。“没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当时有一种死亡的恐惧。这时身边的矿工兄弟对我说‘这是正常现象,会有人来检修,我带着你们走。等到5G信号下井了,这样的故障就能及时发现并排除了’。听了这话我顿时来了力气。”借助头灯的一点光亮,宁鸿蹚着水走了将近10公里,继续勘测……100多个日日夜夜,宁鸿和同事们研发出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矿用隔爆型5G基站和全链条5G通讯设备,推出了中国移动井下5G基站多站型的融合组网方案,最终将可用、好用的5G基站建到新元煤矿井下。
无创新,不青春。今年,宁鸿又开始了山西焦煤智慧矿山的建设工作,还承担了对全市煤矿信息化人才培训的工作。从“技术小白”到拔尖人才,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宁鸿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该有的样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