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运海
记者从4月27日在鹤壁市召开的全省露天矿山整治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通过露天矿山整治修复,我省许多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山重现绿水青山,矿山变青山,矿区成景区。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45.25万亩,其中,生产矿山治理面积19.08万亩,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恢复治理面积26.17万亩。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我省各地多策并举,部门间密切配合,矿山生态修复明显加快,仅2020年一年,全省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恢复治理面积16.86万亩,超过了前三年治理面积总和。
在露天矿山整治修复中,我省坚持“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原则,一矿一策,推动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巨变,促进了矿山企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茂的美丽河南。
“十三五”以来,我省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下,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了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历史遗留工矿土地整治项目和黄河流域(河南省)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历史遗留工矿土地整治项目完成修复治理面积3.3万亩,目前已完成省级验收。中央财政对黄河流域(河南省)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下达修复治理面积1.19万多亩,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1.15万亩,将在今年6月完成省级验收。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投资63亿元,项目区涵盖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济源等5市25个县(市、区),共实施52项工程248个子项目,目前已完工240个,完工率96.77%,全部工程将在今年6月底前完工,今年年底前完成省级验收。
目前,我省对露天矿山“关小上大”,关闭一批建筑石料类小型矿山。“十三五”以来,全省关闭退出小型建筑石料类露天矿山317个,新上大型露天矿山43个。与此同时,继续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目前全省92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
新闻1+1
黑山头蝶变生态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运海
一个曾经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火山喷发口,如今变成青山吐绿、风景如画,集参观游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4月27日,参加全省露天矿山治理推进会的代表们观摩是,不禁为这里的生态巨变而点赞。
黑山头玄武岩遗址地处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许沟村东,紧邻淇河,据推测这是20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岩浆、火山灰堆积而成,岩石黝黑而富有光泽,故又称黑山。玄武岩是一种优质矿石,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在高速公路修建中广泛使用。因此,很多企业曾经纷纷来这里挖矿开采。经过多年资源开采,黑山头玄武岩矿山闭坑时,绿色植被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山岭变薄,整个山体已经伤痕累累。
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唐友才介绍说,当时地面散乱着矿渣堆,露天采坑也有裂缝,出现不稳定边坡等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存在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影响和安全隐患。
2019年,我省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黑山头火山玄武岩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就是其中工程项目之一,黑山头的命运由此逆转。
按照“一矿一策”的要求,鹤壁市结合黑山火山的地质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2019年3月,投资1200余万元、治理面积252亩的黑山头玄武岩矿山治理工程开始实施。
治理中,工程人员通过削坡减灾、回填压脚等治理措施,清除了潜在危险,同时保留和利用其部分特殊地形、地貌、岩石,进行艺术化的人工景观重塑,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达到了生态治理与修复的目的。通过清除浮石和破损岩层,将黑山火山结构完整展现出来,使参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造物的神奇。治理区内两个露天采坑通过挖通整形,引河水入坑,形成流动的活水景观湖,美不胜收。
沿着石板铺成的阶梯拾级而上,直达山顶,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黑色的火山玄武岩占据了大部分视野,和流淌的淇河遥相呼应。春风徐徐,树木吐绿,山水环抱的美景令人沉醉。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介绍说,全省各地实施“生态修复+”,把露天矿山整治与旅游开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把矿产资源绿色发展转化成“富民资本”,真正绿了环境,也鼓了钱袋。新乡市凤泉区青龙山矿山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模式,种植樱桃、山楂、核桃、冬桃等经济林,增加了居民收入。焦作市大沙河水生态治理项目也成为“生态修复+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治理区成为网红打卡点。
编辑:彭长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