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两岸,桃花弄粉,柳丝吐绿;龙山脚下,花开遍野,香飘四溢;孩童嬉戏追逐,老人悠闲漫步……走进4月的首钢矿山,到处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首矿)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治理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一幅充满生机的绿色画卷徐徐展开。
用绿色扮靓矿山
爱绿植绿护绿,一直以来都是首矿矢志不渝的担当与追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万名首矿人便将绿色的足迹带到荒山、排土场、尾矿坝及自有铁路沿线。时至今日历时近40载,首矿拓展绿色空间、建设绿色矿山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尾矿坝变公园。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大石河铁矿尾矿坝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坝体逐年加高。为防止水土流失,从1988年开始,首矿沿坝面等线推成10米至15米宽的平台,每个平台都砌有纵、横双向排水沟,形成了纵横贯通的排水网络。并且,首矿每年发动职工几千人次,在尾矿坝体上覆盖20厘米厚的黄土,种植以紫穗槐为主的坝面水土保持林。在多年的悉心绿化治理之下,如今绿化面积900多亩的尾矿库绿树成荫,茂密的林带成了首矿露天矿区的一大景观。春临矿山时,库区风和水暖,草木向荣,便会引来成群的白天鹅悠闲地栖息在水面上,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悠闲戏水,尽享明媚春光,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
沙滩变绿洲。水厂铁矿新水尾矿库于1971年建成,1995年“退役”,形成了千亩沙滩。为了让荒滩复绿,首矿栽种了具有抗旱、耐风沙、根系发达等特点的保土固沙“先锋树种”——沙棘,并采取一行沙棘、一行桑条、一行紫穗槐3种植物混种、高密度种植的方式,从1997年开始连续数年展开造林“大会战”,植树近300万株,栽植面积1800多亩。如今,昔日的荒漠沙滩变成了茵茵绿洲,一眼望不到边的莽莽林海不仅很好地起到了固沙防尘的作用,密集饱满的沙棘果林也成为新的参观景点。2011年,水厂铁矿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土场变林场。排土场是露天采矿过程中废弃岩石集中堆放的场所。其外坡面坡度陡、石块多、土量少,是生态恢复治理的难点。2017年,首矿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3年攻坚行动,挂图作战,紧盯难点,持续发力。通过不断摸索,针对应季栽苗木具有生长快、栽植方便、效率高、成活率好等优点的实际,他们在绿化过程中以应季栽种为主,并实施提前备土、切方削坡、全面覆土、铺设喷淋管道等一系列环境整改措施,有效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同时,上夜班或下夜班的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植树,任务重时全员出动,唱响了一首万人参与绿化“大会战”的壮丽凯歌。历经3年不懈努力,首矿在排土场栽种刺槐、紫穗槐、速生杨、侧柏、火炬树等植被605万株,生态恢复治理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2020年水厂铁矿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厂区建花园。杏山铁矿作为首矿第一个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累计投资139余万元,种植园林花卉、树木、果树等30余个品种,搭配合理,层次分明,无处不栽,可谓“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平整宽敞的停车场,整齐狭长的围墙,满眼翠绿的草坪,含苞待放的花朵,为厂区增添了新色彩。杏山铁矿等13个单位被评为“唐山市花园式单位”。
“十三五”期间,首矿种植各类苗木1100余万株,完成复垦绿化面积8200余亩,排土场、尾矿库可绿化率达到100%。2019年,首矿获“中国矿山行业绿色发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授予“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称号。
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十三五”以来,首矿协同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恢复治理,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打造资源型企业行业转型范例。如今,一个拥有千万吨级砂石骨料生产基地,产品服务京津冀鲁、雄安新区及长三角城市建设的绿色产业链,正在绘制着新时代矿山绿色发展的图景。
——绿色资源。首矿1959年建矿,经过60余年的生产,现有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土石、尾矿砂等固体废物超20亿吨,每年还新增约4000万吨,资源存量和增量在京津冀地区名列前茅。这些生产绿色建材产品的优质资源,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资源保障基础。站在产业聚焦、结构调整的高度,按照“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突出效益、多渠道开发”原则,首矿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中心,延伸绿色产业链,全力做好京津冀绿色建材服务商。
——绿色生产。首矿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全封闭产线建设,实现“绿色生产”。先后自主建成水厂尾矿高效浓缩和尾砂干排工程、大石河秘鲁尾矿回收产线、大石河铁矿石磁选项目、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等新产线,形成年产1000万吨的规模。为满足建材市场需求,首矿坚持高标准进驻砂石行业,健全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管理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标准。同时,首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系列工艺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率和效益,生产建材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其“基于大宗铁尾矿资源的高品质砂石骨料湿法制备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绿色运输。首矿拥有200多千米管辖铁路线,近6000万吨年运输能力,以及铁路集装箱发运资质;内部路网“一干多支”,直接连通生产厂矿,外部与京哈、津山、水曹线贯通。建材产品火运直发可达京津冀及全国各地,实现产品“绿色运输”。自2016年开始,首矿推动“绿色运输”全面升级,实施“请、批、装、发”一体化提效攻关,从计划模式、装车提效、外发整备等方面推进火运装发提效。目前,首矿已成为京津冀绿色建材“公转铁”主导企业。
——绿色排放。首矿在生产砂石料时同步提取铁元素,并将尾砂等废料用于土壤改良,形成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无尾排放,达到“绿色排放”。“全流程一体化尾矿处置新工艺”是集尾矿高效浓缩、建筑砂提取、尾砂干排及尾矿高浓度一级泵站输送于一体,实现了选矿环节废弃物零排放。这一规模化的尾矿全流程处置工艺在国内尚属首创,实现了冶金矿山行业尾矿处置工艺新突破,在行业起到了示范意义,并被评为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
——绿色发展。对于利用固废资源腾空的土地,恢复生态治理,实现“绿色发展”。大石河铁矿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投产后,首矿对原采坑进行回填覆土,使之达到10等耕地标准,并引进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土、保水和以肥养水效果的草种——菌草,采用鱼鳞穴环部均匀种植、鱼鳞穴种植与冰草草籽撒播间作种植等不同方式复绿。8月盛夏,菌草丰茂繁密,葵花向阳而开,矿区俨然变成了花的海洋。为此,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还亲临基地考察,并给予了“全国冶金矿山行业利用菌草技术实现生态恢复的首家成功案例”的赞誉。
——服务城市。首矿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主要有不同规格的建筑砟、铁路道砟、建筑砂、面砟等,可应用于建筑、水泥、桥梁、铁路、稀有金属提取等领域。首矿全力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高效营销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火运销售为主、汽运销售补充、海运销售陆续打开的“三驾马车”高效营销体系,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华北、华东区域,实现收入近3亿元,“首钢建材”成为服务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又一闪亮名片。首矿先后成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市混凝土协会砂石协会常务理事会员,2019年当选为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冶金矿山行业代表参观了首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后,对其的评价是“首矿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对排土场废石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实现了资源开发与土地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走在了行业前列,在资源型企业转型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如今,绿色发展正成为首矿转型发展、优化环境、惠及民生的新追求和新动能,更是首矿可持续发展的张力和活力所在。首矿人的“逐绿发展”之路蹄疾而步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