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元钦 通讯员 管轩 雷飏) 昨日上午,“城乡矿山产学研联盟第三届科技论坛”在厦门拉开帷幕,论坛围绕“城市固废循环经济”这一主题,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需求,20多位循环经济领域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就资源循环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专家指出,厦门在垃圾分类成效建设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可量化、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化建设模式,为城市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厦门样本。
据介绍,城乡矿山产学研联盟的宗旨是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集成技术创新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共享知识产权,突破城乡矿山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瓶颈;制订产业标准和规范;搭建联合攻关研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展开技术辐射,培育城乡矿山领域的产业集群,使联盟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农业大有可为
“在饲料中加入茶粉,可有效提高生猪的瘦肉率,福建是产茶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在论坛上发表的《中医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主题演讲中说,“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可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从中医农业到实验科学的转换。同时,中医农业将在助力产业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全国约380万家农业经营主体,有1/3左右在做中医药农业相关工作,1/3左右在创造条件做中医药农业相关工作,基本上所有相关企业都有意愿做中医药农业工作。基于“种养结合”改善猪肉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养殖技术先后在福建、湖南、河南、山东、安徽和黑龙江等地区推广。
绿色技术提供动能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能源革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绿色化和增强碳吸收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这是基于我国大量消耗和浪费的现象严重,所以从源头减量是关键。
据有关机构测算,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累计需要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资金需求也很大。如此大规模投资进入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打造厦门“无废”样板
据了解,厦门市已于两年前被列为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候选城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教授说,“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是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温宗国表示,厦门的生活垃圾处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城市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经验。“无废城市”建设的背后其实与7万亿市场空间挂钩,其收获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会得到充分体现。而后期,资本市场的财力支撑、技术支撑、管理支撑都将是有力推手。作为专注固废破碎设备及资源再生回收处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件垃圾处理、陈腐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领域,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核心装备自主研发和制造。目前,该公司的装备已经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雪峰在论坛上就郑州高新区“四位一体”垃圾分类一体化新模式分享成功经验。他说,四位一体包括前端精细化分类、中端分类直运、末端资源化处置和云端智能化监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