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微风拂面,在岱岳区道朗镇下洼村附近的山上,梯田沿山势层叠而上,在刚翻动过的田地中,村民用播种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而去年此时,这里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废弃矿山。“近年来,为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让废弃矿山焕发新生机,岱岳区大力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让曾经的废地变沃土,探索出一条点石成金之路。”岱岳区土地资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金海说。
废弃矿山变身肥沃梯田
“原来山上全是石渣,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能在这里种地,而且土壤比山下的还要好。”岱岳区道朗镇下洼村村民朱成英从不敢想象,在石头荒山上还能种粮食,但脚下已经长出草的土地和手中即将撒下的玉米种告诉她,这并不是梦。
据了解,为发展农业,解决劳动力问题,下洼村成立了合作社,朱成英就是合作社的社员,在合作社打工,不仅有工钱,还能分红,荒山变成良田后,预计一年能增加打工收入2000元。
“原来没有人管的废弃矿山经过整治后,于去年下半年落户到我们村,为我们增加了300多亩耕地,人均新增半亩左右。我们在多方筹备后,于今年春季种下第一茬粮食。目前,村里已经播种了一些花生和玉米,长势良好,趁着雨后良好的墒情,现在对剩下的土地进行播种。”下洼村党支部书记玄绪东对这片土地的收成信心满满。
沿着交错相通的小路来到道朗镇西孙村的田间地头,一座矗立的石头山令人震惊,棱角分明的山体,让人似是误入了“戈壁滩”。道朗镇副镇长赵建伟说,这是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留下的矿山山体。岱岳区道朗镇作为我市重要的山石建材生产地,因经济发展需要,多年前对山石资源较为集中的西部区域的多个山头进行了开采,造成了山体破坏和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等诸多问题。
2016年,道朗镇规划立项的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对道朗镇西部鱼西村、鱼中村、西张村、下洼村、西孙村5个村庄周边的26处废弃非煤矿山进行复绿复垦,项目于去年年底通过验收,共新增530亩耕地,下洼村新增的土地就得益于此。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不仅仅带来了“看得见”的生态效益,还带来了让百姓“摸得着”的社会效益。“在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的同时,该项目还建设了灌溉与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电力改造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设备购置等。”道朗镇副镇长赵建伟说,复垦区还配套修建了田间道、生产便道、蓄水池,让村民们不仅耕种方便,还不用担心用水和交通问题,真正将原来的“鸡爪子山”变成了梯田。
岩壁上修出6米宽马道
眼前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梯田,完全没有了原来矿山的样子,但不远处孤立的残留山体,让人依稀还能回想起旧日的光景。
沧海桑田的转变,得益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记者了解到,作为岱岳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一项,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修复工程于2019年10月开工,目前已全部完工。项目区分为3个片区、3个标段,总投资约1.35亿元,占地面积约1290亩。
泰安市岱岳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经理华成介绍,工程由岱岳区区属国有公司泰安市岱岳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平台投资建设,修复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土地指标收益及富余废石的处置所得收益,全部用于项目工程支出,弥补了资金缺口,保证了国有资源不流失。项目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岩体清除、削坡、底面续坡平整、绿化工程、配电工程、钻探深井、给排水工程及田间道路工程等。
华成告诉记者,他们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根据各治理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修复方案,以生态恢复效果达到最佳为原则,通过渣石土回填整平、梯堰砌筑、马道修筑、涵养水源、栽种树木等方式,分类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从而使得山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周围群众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通过填平废弃矿山坑洼地,购买铺填踩实后不少于80厘米厚的种植土,恢复耕地面积约286亩,让昔日的废弃矿山变身为良田沃土。
举目远眺,矿山遗留的岩壁上,几棵松柏迎风而立,彰显着生态修复的成果。施工中,最难的便是陡峭岩崖的复绿。华成说,因山体修复工程采坑立面高度不一,坡面陡峭,岩壁最高处高达140米左右,岩石经长期风化及裂隙发育存在岩面松散情况,施工危险性极高。因此,项目立面岩壁修复采用了马道台阶式绿化方式,在陡峭的岩壁上,利用矿山遗留的开采平台,经危岩清理,拓宽形成立面近6米宽的马道,再利用台阶式绿化方式进行复绿,路内侧靠近山崖的部分种植爬山虎,扩大绿化面积,马道上也种植了松柏等绿化植物。“这种施工方法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系数,同时可以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能大大提高后期的绿化效果,进一步改善工矿废弃地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充分彰显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初衷。”华成说。
生态修复重现田园美景
一山更比一山难。在废弃矿山上再造生态绿洲,让沉睡多年的工矿废弃地迎来新生是一个长期工程。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修复工程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并得到社会一致好评,岱岳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泰安市岱岳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一期)。
据介绍,该项目涉及的废弃矿山分别位于岱岳区道朗镇、夏张镇、角峪镇,根据矿山分布情况,划分为3个治理区,共包含12座废弃矿山。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总治理面积约2060亩,约恢复耕地面积565亩,其中工矿地复垦面积约504亩,占补平衡面积约61亩,修复采坑立面面积约582亩,复绿面积约1496亩。
在“高庄—城子寨—馍馍山治理区(一标段)”施工现场,项目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目前坑洼区域已平整完毕,并整理出梯田,铺填了种植土,正等待下一步的危岩清理。“该标段于去年9月28日开工,施工中采取爆破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治理区内粗放、无序开采形成的山体残丘等清理为统一标高的平台,修整为梯田样式,计划工矿复垦73亩。”一标段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尚兆峰说。
据介绍,为加快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充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岱岳区委、区政府统一规划和布局,把“加强重点污染防治、系统修复保护生态”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并明确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完善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基本生态体”,积极探索开发式治理新模式,将破损山体修复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及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实施生态修复,按照复山体与造景相结合、环境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原则,对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使地质环境得到改善,景观得到美化,生态得以逐渐恢复,变废弃采矿地为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立下愚公志,摆下新战场。为让废弃矿山重披锦绣,变身生态良田,岱岳区将继续大力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的原则,还群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