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融资困难,国内现有资本市场架构和通道没有与风险勘查企业对接。我国的矿业企业中,90%以上属于初级矿业公司,主要资产就只有探矿权,没有明确资源量和价值的探矿权,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违反矿产勘探的长周期规律,也不能匹配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要求——必须是有 3 年以上盈利,企业业务有一定增长。这些初级矿业公司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也无法类似海外通过股市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二是机制不健全。没有鼓励企业通过发现优质资源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进行开发的资本筹措机制。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地勘单位拥有很强的勘查技术能力,但限于资金实力不足,无法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合力。
三是见效周期长。以国内大型铜矿为例,从获取可开发矿权到投产至少需要 7 年时间,如果从勘探开始计算则时间就更长了。
四是可靠度不高。由于国内只有技术规范标准、缺少公众报告标准及诚信体系约束,在国内的市场上出现了两种倾向性问题,一种是项目业主及投资人编造虚假地质成果资料;另一种是勘查单位找矿效率和效果不佳,出现投资浪费,加之前期找矿的极低成功率让众多投资人面临巨大损失,都极大地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的投资热情。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矿产资源的高质量开发,需要大量基础矿产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降低资源开发和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找矿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满足国内需求并确保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金融机构的资本市场赋能也可以促进矿业的发展。
为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如何结合金融实现稳链、补链、强链。汇聚了各方矿业产业经验、各所属金融机构的投研专才,探索金融赋能产业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积极落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这一要求,依托大宗商品贸易与生产、海内外资源获取与开发的丰富经验和独特优势,向产业界和金融界发出了产业善用金融、金融主动赋能产业的呼声,将于2024年5月21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亚洲矿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亚矿委旨在通过论坛对外发声,输出具有品牌效应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声音,进一步提升中资企业在国际矿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开展国际矿业与金融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产业与金融的深度结合,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发展提供有益探讨和新思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